新华网南京5月24日电(刘志玲 霍雄鹰 李锋)日前,国家一级建筑师、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叶青女士走上常州公开课的讲坛,以一位建筑师、企业管理人和一位母亲的身份,与现场的2000余名常州市民分享了她对绿色建筑、绿色企业和绿色教育的独特理解。
在“钢筋水泥丛林”中栽培生命之树
1993年,叶青甫一毕业就来到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原因是我先生选择到深圳建筑科学研究所工作,而我则是‘买一送一’被带过来的。” 她这样描述自己最初的选择。在深圳建科学院的23年里,叶青从一名普通的建筑设计师成长为所长、院长、董事长,成长为从事绿色建筑和生态研究的技术工作者。她带领着团队在深圳建科院建成国内首座低成本、可推广的绿色建筑——建科大楼,该项目获得国内国际20余项奖项。说到深圳建科大楼,叶青脸上带着满满的自豪,“用钢筋混凝土的建造方式,在现代拥挤的都市丛林里面,做了一栋会呼吸的大楼、有生命的大楼。” 建科大楼本质上是基于共享设计,左邻右舍共享城市的土地,共享清风、绿野、柔光、细水;大楼里1/3的会议室是在室外花园,不仅有屋顶花园,还有菜地,员工可以自己种菜带回家;更重要的是,在办公空间中通过自然采光、自然通风,提升办公效率,让更多的人愉悦。叶青用在深圳建科大楼8年半时间里的一个个神奇的故事,向现场的市民传递着大自然生命的力量,“流浪狗来了不肯走,每天下午茶时野鸽子飞来和员工一起共享大楼空间。它体现了我们对生命的尊重、对环境的热爱,反过来也是我们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探索。”叶青所追求的绿色事业,正如她的名字一样,就是在“钢筋水泥丛林”中栽培一棵棵生命之树。
生命共享助力“蝌蚪班”逆风飞翔
作为一家迅速成长的建筑企业,深圳建科院非常注重毕业生的入职培训。建科院80%以上的中层干部都是来自自主的培养,她们有一个著名的“蝌蚪班”培养人才机制,通过“自主+协作+责任意识”的系统培训,使新进的毕业生学会“以正确的方式做事,做正确的事情,把事情做优秀”。在培养过程中,企业注重强化员工的自我管理意识,激发自我培训意识,让他们意识到:我为我的人生负责。从“蝌蚪班”成员的成长中,叶青意识到:基础教育的重点应该是培养学生的自立、自信、自理的精神;高等教育的重点则是“合作自强”意识的培养;而企业的重点则是“做幸福的职业人”。蝌蚪们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挑战和机遇,实质上是一种生命共享的结果,它能使在这里工作的人飞翔!对于人生的第一个职场选择,叶青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一是看你能在企业中学到什么,二是看企业能不能给自己的简历争光。“大平台对你的生命效益是完全不一样的”,“职场的前三年,我不建议个人创业。在我看来,在好的企业中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沟通习惯、能力习惯,是生命高效的最大的根本。”叶青如是说。
家庭中的共享和传承能使人坚强
叶青女士通过在自己女儿的小学、初中的毕业典礼,以及国外高中的开学典礼上的所见所闻所感,表达着一位绿色建筑大师对教育的独特思考。她认为理想的教育就是要注重人的长远发展,遵从自然生长的规律。要从小培养孩子自理、自信、自立的精神。她提倡老师对学生要从关爱生命的角度入手,培养孩子学会沟通、尊重、平等的意识,而不是仅仅以分数作为衡量的标准。她认为好的教育是习惯的问题,培养自我学习的能力才是将来职场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谈到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时,叶青认为,家庭中的生命共享,能让在这里栖息的人坚强。“不要把父母没有实现的理想强加到孩子身上,孩子有自己的权利走自己的道路,父母能做的,是把自己的经验和理念和孩子分享,也唯有这样的分享,才能使孩子变得坚强,才能让生命变得更有价值和意义。”
网站首页 | 正仁简介 | 建筑节能 | 产品中心 | 招商加盟 | 建筑案例 | 建筑资讯 | 常见问题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
友情链接 :百度 正仁集团 水泥聚苯模壳 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住建部 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